您现在的位置: 眉山市何氏鸭嘴鲟养殖专业合作社  >  企业动态  >  福建大河鲶鱼苗厂家 大量供应鲶巴朗鱼苗

企业动态

福建大河鲶鱼苗厂家 大量供应鲶巴朗鱼苗

2025-02-25

 鱼苗培育,也称“发塘”。它是指把鱼苗经20天~25天饲养,长到了3厘米左右,称为“夏花”。鱼苗培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,但在生产中鱼苗发塘率一直很不稳定,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,现将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总结如下,供大家参考:

影响发塘率的原因
1.鱼苗数量与运输成活率是影响发塘的原因之一。有些育苗单位为贪图利益,故意克扣鱼苗数量,也有的是抽样估计数量不足,很少有达到100%,有的还不到70%,所以这种本来数量不准的鱼苗即使其它措施十分完善,也难以满足下塘数而影响发塘率。另外,由于鱼苗经长途运输,而不注意途中换水等措施,造成下塘后鱼苗发塘率下降。
2.鱼苗质量问题。一是买到劣质苗;二是拿过时的老苗,这两种苗发塘率都很低。
3.放养方法不当是影响发塘率的关键。鱼苗长途运输大多采用尼龙袋冲氧和汽车运输,而尼龙袋里的水环境会随着密封后时间的逐渐延长而变化。首先是温度,密封装箱后外界的干扰很小,而袋里的温度因鱼类的代谢物分解和鱼类呼吸,温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少许增高。这种情况一般在运输途中不会引起**,但是到达目的地后,当地渔塘里的水环境与鱼苗运输用水的水质有很大差别,因此如放养不当就易因水环境突变使鱼下塘成活率下降,甚至大批**,**时又因鱼苗个体较小很难当时发现。放养时未试水,池水毒性未消失也是造成发塘率低下的原因,另外遇大风天气,放养地点不当,如在渔池下风处放养,鱼苗易被风浪聚在堤岸边水面,体质稍差的鱼苗很难顶水游泳,有许多鱼苗因风浪太大而搁浅**。
4.鱼苗下塘时敌害生物影响发塘率。鱼苗下塘后往往因施肥时间不当而使大型桡足类提前大量繁殖,还有龙虱幼虫和松藻虫等,它们可直接危害鱼苗或吞食鱼苗;另外青蛙蝌蚪不但可直接吞食鱼苗,还与鱼苗争食争氧;再一种是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有少数渔塘由于清塘措施不到位,鱼苗下塘时还有许多青苔,鱼苗一旦进入就很难逃脱。
5.天然适口饵料不足。鱼苗孵出3天后,内源营养基本消失,开始摄食外界人工培育的适口天然饵料———轮虫,所以,鱼苗下塘时育苗池中都应有充足的适口天然饵料,否则鱼苗就会在短时间内消瘦**。

随着高温期的到来,水产养殖过程中病害频发,给水产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。由于河蟹一旦发生**,就会减少,甚至停止摄食,那么即使再好的药饵,也很难起到理想的效果,或多或少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。所以,河蟹的病害应该是预防为主,做到早发现早治疗,无病先防。通过定期对水体消毒,内服抗生素的药饵,科学投饵,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等措施,达到预防河蟹病害爆发的效果。  
水产养殖知道病害的发生是由宿主,养殖环境和病原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,只有当水质恶化,病原微生物达到一定浓度,河蟹因为应激而导致免疫力下降,才会引起病害的发生。那我们可以从这三方面做好病害的防控工作:**,保持水质稳定。保持水体的清爽,稳定。其实,池塘中水质不一定要调到**,但一定要稳定,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,当外部环境变化时,水体也能保持相对稳定,可以减少因水环境波动造成河蟹长期处于应激状态,而消耗过多的能量,所以当我们检查水质中氨氮、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稍微不达标时,不一定要急着去调整、处理,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,河蟹也会慢慢的适应,这样更利于河蟹的生长。所以,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,分解池底有机物,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。5-7天为一个周期,定期使用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这些微生物,去改善水质,保障水体的藻相和菌相的动态平衡,保持水体的稳定性,减少河蟹的应激而导致导致免疫力下降。
保持水质稳定:生物净水宝(3-8亩/瓶)+  加酶利生宝(3-6亩/袋),5-7天/周期,少量多次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第二,减少病原的积累。水体中一直存在着大量的病原微生物,随着水温的升高,饵料残渣、粪便的大量积累,给病原微生物提供繁殖需要的营养,造成病原微生物大量生长,在水体中积累到一定的浓度,才会引起病害的爆发,我们养殖过程中定期的消毒工作,并不能消灭水体中的全部病原微生物,只定期的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,降低其浓度,达到减少病害发生的效果,所以我们需要定期使用聚维酮碘等药物,消毒改善水环境。 
套餐:爽水宝(2亩/瓶) +  碘宝(2亩/瓶),养殖前期(3-5月份)水温较低,微生物生长速度慢,10-15天/周期; 中后期(6--9月份)水温较高,微生物生长速度快,7-10天/周期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第三,提高河蟹免疫力。提高河蟹免疫力,是从河蟹自身的机体出发,有内而外的抵抗病原的侵害,增强其抗病能力,达到减少病害发生的效果。养殖过程中很常见的一个现象:同样的水体环境,同样的气候,同样的管理水平,为什么有的河蟹发病**,而有的河蟹还能健康的生长?本质上就是河蟹机体自身免疫力决定的。河蟹免疫力强则病害少,免疫力弱则病害多。那我们可以通过投喂优质饵料,保障河蟹充足的营养,促进免疫消化器官的健康发育,尤其是肝胰腺的健康发育,在投料高峰期定期拌喂一些保肝护肠的药物,降低河蟹肝胰腺负担,提高免疫力、病害高发期(7-8月份)拌喂拌喂氟苯尼考等抗菌药物,从充足的营养和肝胰腺健康的生长发育两个方面,提高河蟹自身免疫力。




推荐信息

热门产品